本實(shí)用新型所涉及的是一種易存便攜式降溫袋,特別適用于醫(yī)院、家庭、戰(zhàn)地急救及意外損傷時的冷敷。
通常為了給病人退燒,止血或消腫鎮(zhèn)痛,需對病人進(jìn)行局部冷敷,所使用的降溫器具是冰袋,即將制好的冰袋入袋子中,然后將其置于病人的患處。但冰袋的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弱點(diǎn)。因為由于冰難以在常溫下保存,所以在使用冰袋的地方,必須具有保存冰或制冰的條件,如冰箱、制冰機(jī)等,這就使在不具備這些條件的地方使用冰袋受到限制。此外,冰塊的吸熱量比較小,放冷時間較短;冰塊在溶化前較硬,冰敷時不能充分與患處接觸,這些弱點(diǎn)都影響了冰袋的降溫效果。
本實(shí)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在常溫下長時間存放,便于攜帶、柔軟、放冷時間比冰袋長,并在使用時不受時間、場地、電源、設(shè)備等外界條件限制的降溫袋。
本實(shí)用新型所說的降溫袋,是在一柔軟密封的袋子外面的適當(dāng)位置上,用一根繩子繞袋子扎一個結(jié),將袋子分為兩個互不相通的小袋子,并且在其中一個小袋子中封裝有NH4No3和KA1(So4)2,在另一個小袋子中封裝有NaCo3·1oH2o。兩個小袋子中裝的NH4No3和KA1(So4)2及NaCo3·1oH2o的重量比以12:1:12為最佳。如果將扎結(jié)去掉,兩個小袋子將合為一大袋子。使用本降溫袋時,就是將扎結(jié)去掉,使兩個小袋子合為一大袋子,并用手揉壓袋子使原來兩個小袋子中隔離開的藥品相互接觸混合,隨著藥品的混合,袋子的溫度將迅速下降。兩個小袋子中的藥品混合后之所以能使袋子降溫,這主要是由于在藥品混合的過程中,發(fā)生了下列化學(xué)反應(yīng):
,此化學(xué)反應(yīng)是一吸熱反應(yīng),故在藥品混合后,能使降溫袋的溫度下降,達(dá)到降溫的目的。經(jīng)計算,250克冰塊在氣溫為24℃時的吸熱量為5250卡,而同重量的本降溫材料在氣溫為24℃時的吸熱量為13900卡,遠(yuǎn)超過冰塊的吸熱量;經(jīng)用25克重的冰塊制成的冰袋與25克本降溫材料制成的降溫袋在22.5℃的氣溫下,對31℃的人體表面進(jìn)行冰敷對比實(shí)驗表明:43分鐘后,冰袋溫度為23.5℃,56分鐘后,降溫袋溫度為22℃,可見本降溫袋的放冷時間比冰袋長。本降溫袋還有一根固定帶,用它可方便地將降溫袋系在人體或其他物體需要降溫的位置,以起到固定作用。
本實(shí)用新型所提供的降溫帶,解決了長期在冰袋使用中存在的問題,為物理降溫提供了一種使用極其方便的器具,隨取隨用,不受外界條件的限制。并且降溫效果也優(yōu)于傳統(tǒng)的冰袋,使用范圍也遠(yuǎn)大于冰袋的使用范圍,不僅醫(yī)院、家庭可以使用,對于戰(zhàn)地急救和運(yùn)動場上意外損傷的冰敷及藥品、疫苗的冷藏運(yùn)送等,都有其特殊的作用。
在說明書附圖中,圖1所表示的是本降溫袋在使用前的情況,其中(3)為一根扎有結(jié)的繩子,(5)為扎結(jié),(6)為一個封裝有NH4No3和KA1(So4)2的小袋子,(7)為一個封裝有NaCo3·1oH2o的小袋子,(9)為袋端的掛耳,(11)為固定帶;圖二為使用時將圖一中的扎結(jié)(5)去掉,使小袋子(6)和(7)和為一大袋子時的情況,其中(1)為兩個小袋子合成的大袋子,(9)為袋端掛耳,(11)為固定帶,大袋子(1)中裝有混合在一起的NH4No3,KA1(So4)2和NaCo3·1oH2o以及它們發(fā)生反應(yīng)后的生成物。
實(shí)現(xiàn)本實(shí)用新型的最好方式是在一個有一端開口,形狀如附圖2所示的塑料袋中,先裝入120克NaCo3·1oH2o后,用一根繩子在袋子上扎一個結(jié),將NaCo3·1oH2o封裝在塑料袋的一端,成為一個獨(dú)立的小袋子,然后再將120克NH4No3和10克KA1(So4)2裝入塑料袋余下的部份并將袋子的開口燙封起來即可。在塑料袋兩端的掛耳上,連接有一根松緊帶,以作為固定帶用。
1、一種易存便攜式降溫袋,有一柔軟密封的袋子(1),其特征在于有一根繩子(3)在袋子(1)外面的適當(dāng)位置上繞袋子(1)扎有一個結(jié)(5),將袋子分為兩個互不相通的小袋子(6、7),并且在一小袋子(6)中封裝有NH4NO3和KA1(SO4)2,在小袋子(7)中封裝有NaCo3·10H2O,如將扎結(jié)(5)去掉,兩個小袋子(6、7)將合為一大袋子(1)。
2、如權(quán)利要求1所述的降溫袋,其特征在于兩個小袋子中裝的NH4No3和KA1(So4)2及NaCo3·1oH2o的重量比以12:1:12為最佳。